????高效環保機組尚未充分發揮作用 ??? 影響發電企業主動減排的積極性 ????《報告》提到,2013年,河北省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為5527小時,高出全國平均值515小時。河北南網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利用小時數同比略減,60萬千瓦級機組利用小時數為5681小時,同比下降約240小時,這與新投產機組中大容量機組比例較大有關;冀北電網除30萬千瓦級純凝機組利用小時數同比增加外,其他機組利用時長有所下降。 ????顯然,60萬千瓦級機組與30萬千瓦級機組發電利用小時數未能明顯拉開差距,高效環保機組尚未充分發揮優勢作用,影響了發電企業主動減排的積極性。 ????對于上述情況,《報告》認為,當前節能發電調度的實施仍受制于計劃電量分配機制,基于計劃電量形成的電力生產運營模式,在安排機組發電和啟停順序時,未能有效依照機組的能耗水平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績效進行調度。 ????就小容量熱電聯產機組來看,其贏利能力很差,但因承擔供熱任務,當地政府暫不允許關停,同時,因環保改造資金落實困難,又遲遲不能實施環保技改。《報告》對此流露出些許無奈。 ????此外,《報告》還提及,受交易機制壁壘影響,河北省發電權交易開展尚不充分,不利于全省平均供電煤耗的下降,降低了節能減排效率。 ????在小型燃煤機組占比偏高的河北省,如果還不能高效實施節能調度和發電權交易政策的話,無疑為當地嚴峻的大氣污染防治形勢雪上加霜。 ????《報告》認為,目前國家出臺的脫硫、脫硝和除塵電價補償政策尚不足以彌補企業的環保投入,燃煤發電企業面臨較大的生產運營壓力。有關專家表示,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國家標準即將實施,河北境內發電企業環保技術改造工程巨大,由于當前迎峰度夏的壓力,電網停機檢修安排困難,環保設備供貨和施工隊伍緊張,發電企業如期完成技術改造可能性越來越小。 ????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優化調度運行 ????《報告》還披露,部分發電企業存在個別時段超標排放現象,發電企業節能工作仍存在較多薄弱環節,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尚不完備。導致以上問題既有技術、設備和燃煤方面的客觀原因,也有管理上的主觀因素。部分機組環保設備建設時間早,技術路線選擇不當、技術標準低或設備存在缺陷,造成環保設備運行穩定性差。環保設備運行規程不健全,管理疏忽導致超限排放。還有的是由于相關設備參數設定不規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此外,燃煤硫分長期偏高,或煤質與設備選型不匹配,導致個別時段超標排放。 ????對于上述問題,《報告》給出了提升綜合管理水平降低燃煤機組排放、完善在線監測、優化調度運行、創新監管手段的監管意見。 ????《報告》提出,發電企業要加大環保技術改造力度,加強生產過程控制管理和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維護管理,提高節能減排專職人員專業素質,自備電廠要逐步淘汰落后燃煤機組。電網企業要建立完善煙氣在線監測平臺,定期開展統計分析和報告,進一步開展發電權交易,提高高效環保機組運行效率,增強消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能力。《報告》強調,要探索電力調度交易模式的轉變,要使電力調度交易計劃隨機組污染物排放績效、環保設備投運率等指標動態調整,促進電力系統生產運行整體節能減排水平的提高。 ????另據了解,除河北省外,國家能源局還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中選取天津、江蘇、浙江、廣東作為重點省(市),組織有關監管派出機構和地方有關部門開展了電力企業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監管工作,目前,有關各省(市)專項監管工作已全部完成。通過專項監管,集中力量、解剖“麻雀”,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探索建立能源行業節能減排長效工作機制,促進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順利有效開展。(記者 任春)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電力節能減排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發布時間:2014-07-03
來源:中國電力報
大中小
相關鏈接
- 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企業大氣污染防治駐點河北專項監管報告》( 2014-07-01)
- 國家能源局與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簽訂大氣污染防治外輸電通道建設任務書(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