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在運和在建核電機組安全技術水平和應對極端災害疊加能力,結合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的核電安全技術研發計劃于近日正式啟動。 計劃首批設立項目共計13項(附后),所設項目以硬件為主、軟硬結合,具有“短平快”的特點,全部立足于我國在運、在建核電機組的技術路線特點和廠址環境特征,通過重要機理研究、關鍵設備研發、典型廠址分析和核心安全技術層次等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研發,力求將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轉化為能夠切實提高我國核電機組安全性和極端災害抵抗能力的先進核電安全技術。項目實施依托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和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等國內主要核電研發和建設運行單位。 本批項目將于2013年前后完成,預期研發成果將向我國核電在運在建機組推廣。成果實施后,將全面提高我國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安全性,顯著降低堆熔概率(CDF)和早期釋放概率(LERF),CDF和LERF分別降到10-6/堆年與10-7/堆年級別,總體滿足國際公認的三代核電安全標準要求。 附: 在運在建核電站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安全技術研發項目 1、非能動應急電源(高容量蓄能系統)與高位冷卻水源系統研發 2、核電站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的研究和實驗驗證 3、中國二代加核電廠抗震能力提升及超設計基準抗震裕量分析研究 4、核電廠超設計基準外部水淹研究及乏燃料熔化事故預防與緩解措施研究 5、多重外部災害疊加情況下危害分析及應對措施(秦山和大亞灣廠址) 6、超設計基準事故緩解設備和系統研發 7、嚴重事故仿真平臺與氫氣控制裝置研發 8、嚴重事故應急救援用機器人研制 9、非能動安全殼熱量導出系統和二次側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研發 10、重大核與輻射事故下放射性污染調查的低空快速測量技術研究 11、核事故放射性流出物監測與輻射防護研究 12、核事故放射性廢水應急處理技術及工藝研究 13、核事故下放射性核素污染環境的應急修復技術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國家能源局全面啟動在運在建核電站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安全技術研發計劃
發布時間:2012-02-20
來源:國家能源局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