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9月15日電(記者王艷明)首屆阿拉伯語國家太陽能風能應用技術培訓班15日在蘭州開班,至此,中國能用英語、法語、阿拉伯語三種語言向發展中國家學員培訓新能源應用技術。 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當天在蘭州黃河北岸的辦公所在地舉行了開班儀式,來自約旦的尤內斯·莫哈邁德代表學員發言時,對中國政府和培訓班承辦方這種周到細致的服務表示由衷感謝,“希望所有學員都獲益于這次培訓,分享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經驗。” 此次阿拉伯語國家太陽能風能應用技術培訓班受中國商務部委托,由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承辦,來自突尼斯、約旦、阿爾及利亞等7個阿拉伯語國家的14名學員不遠萬里來中國學習。 培訓班承辦方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長、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喜文華介紹,至此,中國能用英語、法語、阿拉伯語三種語言向發展中國家培訓太陽能、風能應用技術。 能源問題關系國家安全,世界和平與安寧,關系到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完全零排放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和其他清潔能源在21世紀將逐步成為世界能源的主角,各國政府愈來愈重視。 作為中國西北最早從事太陽能研究的機構,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成立30余年來,在太陽能等新能源應用技術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經驗。為促進發展中國家在太陽能利用方面的國際合作和技術交流,2005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授權在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基礎上建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 中國在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取得的技術和經驗,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青睞。喜文華介紹,截至目前,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已舉辦了36期國際培訓班,為五大洲110多個國家培訓了上千名技術人員和能源官員。 為了減少語言上的隔閡,讓國際學員更好地接受新能源應用知識,在長期使用英語培訓的基礎上,今年8月5日在蘭州開班的非洲法語國家太陽能應用技術培訓班上,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首次用法語向11個國家的28名學員授課。 喜文華說,此次阿拉伯語國家太陽能風能應用技術培訓班的開班,進一步拓展了培訓領域,方便了國際學員學習,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在國際太陽能、風能技術培訓上的作用和地位。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中國用英法阿語言向發展中國家學員培訓新能源應用技術
發布時間:2011-09-16
來源:新華網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