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電機組四大管道是指連接鍋爐與汽輪機之間的主蒸汽管道、再熱蒸汽熱段、再熱蒸汽冷段、主給水管道以及相應旁路管道,主要材料為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目前,我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已超過9.5億千瓦,火電機組建設向大容量、高參數、超超臨界、節水環保型機組發展,然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甚至部分亞臨界火電機組中的關鍵耐熱鋼管仍主要依賴進口,由于進口管材資源短缺、價格昂貴,致使電站投資提高,電廠建設周期延長,嚴重制約了我國火電建設,火電機組四大管道亟待實現國產化。 自2010年11月份起,國家能源局開始推進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工作,認真研究和分析了四大管道國產化的可行性,認為近年來國內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新型耐熱鋼研發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以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國內企業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生產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顯著提高,目前P91、P22和WB36等材質鋼管已相繼通過性能評定和鑒定評審,并應用于電站設備,高端P92鋼管也已研發成功,具備了承擔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產業化的能力。 華能集團和國電集團合資的江蘇南通電廠被選中作為國產化依托工程項目,在該電廠新建的兩臺1000MW機組上分別開展四大管道中兩個管道的國產化示范。在推進國產化過程中,華能集團和國電集團作為國有大型發電集團企業,積極承擔火電裝備國產化重任,組織協調和安排四大管道國產化示范工作,有力支持了四大管道國產化工作的順利推進。 根據四大管道國產化工作任務,國家能源局制定了《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國產化實施方案》,以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和國產化依托工程管理。目前,華能集團和國電集團正在積極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組織集團有關主管部門和江蘇南通電廠落實國產化工作,確定示范機組有關參數、任務分工和工作進度等;江蘇南通電廠已完成了兩臺機組建設所需四大管道鋼管的統計,對國產化工作要求進行了分析,積極配合四大管道國產化示范;設備制造企業分別征求了業主單位、研究院所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形成了“四大管道用大口徑無縫鋼管聯合研發協議”,并聯合有關研究機構對四大管道鋼管材料研制、加工工藝、技術規范和質量控制等開展了研發和試制準備工作。 在國家能源局組織協調下,各參與單位按照國產化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正在積極落實四大管道國產化前期工作,并開展下一步工作,四大管道國產化工作正在有序順利推進中。(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我國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進展順利
發布時間:2011-02-14
來源: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