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高位運行的煤價很難回落,一邊是CPI繼續高企,在剛剛告別全行業虧損的2010年之后,火電企業2011年的處境仍然艱難。如果不能在理順電價或電力體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不僅影響煤、電兩大行業長期發展,全社會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也會因此受阻。 中電聯發布報告顯示,2010年1-11月,我國火電行業利潤總額為280億元,比2009年同期下降38.7%,火電企業的虧損面達到43.2%,比2009年擴大了7.7個百分點。 國內煤價2010年年初處于高位,隨后因供求緩解有所回落,但到2010年年尾受極寒天氣、電廠集中儲煤等因素拉動再度回到高位,2010年11月底秦皇島港5500大卡煤炭價格達到807元/噸,恢復至年初水平。如此一來,電力行業的虧損面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自2003年以來,我國煤炭價格持續上漲,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累計上漲超過150%,而銷售電價漲幅僅上漲32%。 不少火電企業因不堪成本壓力而發出的再啟煤電聯動呼吁,因遭遇通脹壓力而很難得到兌現。政府有關部門只能調控煤價,要求煤炭企業不能漲價,例如打擊囤煤惜售、惡意炒作行為,并督促電力、煤炭企業訂立長期供貨協議。系列調控措施使得2010年12月底,秦皇島港5500大卡煤炭的價格回落到775元/噸。 然而,對于煤價暫時順應政府指示小幅回落,不少電力企業仍然非常擔憂。原因是,2011年煤電合同的價格能否服從調控、保持穩定目前尚不得而知;長期來看煤價下降可能性很小;即使電力企業能夠簽署到價格穩定的煤炭合同,也很難保證煤炭質量。 近期,隨著政府對煤價的調控力度加大,煤炭質量也出現大幅下降,不少電廠甚至因使用劣質煤導致電廠的設備受到損害,壽命大減,雖然煤價有所下降,但電廠額外付出的設備損耗成本卻無法估量,這直接導致電力行業的煤炭成本“明降暗升”,因此,電力行業自身降低度電煤耗的目標很難兌現。 另一方面,如果電價長期不能反映發電成本,很難形成市場機制對用電主體進行約束,工業用電大戶實行技術升級、節能減排的動力也不足。這在長期而言不利于全社會節能目標的實現。 總體而言,電力行業成本上漲無法通過價格傳導來理順的現狀不應該無限期拖延,盡管機械化的煤電聯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煤電矛盾,但短期來看并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及時緩解電力行業的虧損趨勢。要看到,由于持續虧損,不少發電企業償債能力削弱,融資難度不斷加大,保障電力、熱力供應的能力也大為下降。 持續激化的煤電矛盾令2011年的電價政策“左右為難”,為了避免矛盾激化危及產業甚至整個經濟正常運轉,需要在穩住煤價的同時,適當上調上網電價,并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火電虧損不利節能減排
發布時間:2011-02-11
來源:中國證券報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