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日前召開的風電功率預報技術研討會上獲悉,該中心研究人員基于風電功率記錄數據和有關測風資料,利用數值模式技術和統計技術進行了風電功率短期預測研究,建立了集中尺度數值模式和統計模型為一體的風電功率短期預測系統,通過對甘肅某風電場200臺風機的試驗結果顯示,可較好地預報出各月風電功率的時間變化趨勢。 隨著《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風能資源的開發利用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迅速,全國總裝機容量連續3年實現翻番,到2008年底達到1200多萬千瓦。開展風電功率預測,可以使電力調度部門根據預測結果,對電力生產和調度作出更為合理有效的計劃安排,是解決大規模風電接入后,電網調度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準確地對各風電場的風電功率進行預測,成為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問題。 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從2006年開始致力于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研究。他們基于風電功率記錄數據和有關測風資料,利用數值模式技術和統計技術進行了風電功率短期預測研究,建立了集數值模式和統計模型為一體的風電功率短期預測系統。他們在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利用甘肅某風電場200臺風機的實際功率記錄資料和同期的氣象要素場預報資料,建立了每15分鐘一次的風電功率非線性預報模型。 為了檢驗模型的預報效果,他們進行了2008年1~12月的預報試驗。逐15分鐘風電功率預報值與風機輸出功率記錄值的比較表明,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可較好地預報出各月風電功率的時間變化趨勢。各月逐15分鐘風電功率預報值與風機輸出功率記錄值的誤差較小,相對于總額定裝機容量而言,均方根誤差介于2.76%~12.89%之間,表明風電功率短期預報系統可較好地預報出各月風電功率的高峰區,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王學健)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我國風電功率預報技術日臻完善
發布時間:2010-01-04
來源:科學時報
大中小